画学工坊
Huà Workshop
画学实验室
画学陈列馆
画学讲习所
画学小卖部
关于我们
EN
版权所有 © 画学工坊
《传慈胜寺壁画-菩萨焚香图》复原临摹研究
原作信息
《菩萨焚香图》
时代:传五代
作者:佚名
媒介:土本设色
尺寸:175.26×90.17×3.81cm
原址:河南与山西交界处 传温县慈胜寺
收藏机构: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
《菩萨焚香图》为“传温县慈胜寺五代壁画”中的一幅,据说这批壁画于1923年在河南与山西交界处的一座破败寺庙中被发现,没过多久就被分割揭取盗卖。除个别未运走的现保存在北京故宫外,绝大部分较精美的壁画从此流散海外,曾长期保存在古董商卢芹斋的巴黎彤阁中。他把它们镶嵌在一层正厅的墙壁上,直至其晚年才将它们捐售给美法数家博物馆。在这一部分壁画中又以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所收藏的两幅《焚香菩萨图》《如意轮观音像》最为精美。
这批壁画的身世一直是个谜,文物贩子在倒卖过程中刻意隐去了原址详细信息,这就给断代、释读增加了很大的难度。目前流传的“出自温县慈胜寺”、“绘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年)”这些推测都缺乏证据,但从壁画风格看创作时间应该不晚于宋。一个令人不太愿意接受但可能性很高的现实是:壁画原址或许就在这不到百年的时间里湮灭了。
毋庸置疑《菩萨焚香图》属于一铺壁画的局部,但从目前搜集的所有这批壁画的图像资料来看,尚未发现能与之拼合者。画面描绘了菩萨们正在进行香事的场景。菩萨头戴宝冠、头后有背光,身着天衣,脚踏莲座,披帛环绕,瓔珞飘垂。前方菩萨伸出右手似乎刚刚将香丸放入炉中,后方菩萨双手托举炉盖,表情专注。画面右侧还有一双握有瓔珞的手,证明画外还有一位菩萨参与香事。金属莲花香炉与香盒放置在铺有红色桌布的香几上,布面上饰有白色水滴状团花纹。菩萨身周祥云缭绕,背景中的须弥座依稀露出。画面颜料有不同程度的剥落与变色,尤以铅丹变黑最为明显,目前所呈现出的色彩基本由朱、褐、绿、青、白构成。画面构图考究,人物造型精准简练,表情动态庄严生动,用笔舒展而富有变化,用色辉煌大气,应是体现唐宋时期寺观壁画艺术水平的代表之作。但却因长期保存海外,国内研究者寥寥。
原作旧影与现状
临摹作品
《菩萨焚香图》复原临摹
纸本设色、矿植物颜料
175.5×90.5cm
2020
《菩萨焚香图》复原临摹-白描本
纸本白描
175.5×90.5cm
2020
过程
残损推测
颜料推测
在这幅画面中,后方菩萨头发与头饰、香几底部、右侧画外菩萨的左手残损较为严重,是复原的难点。就拿最后一个手部来说,虽然已是画面边缘,但因为眼神和手臂线条的指向性,观者的视线很容易就停留在这里,所以这只手的复原显得尤为重要,稍不协调就会影响整体。从轮廓看,手指应是轻握,掌心似有瓔珞珠串的残迹。于是我先利用摄影确定好手势,再从时代相近的画面中找出姿态类似的手,参考造型方法。先画出较确定的部分,不确定的部分则尽可能地推测出多几种可能,最后从中选取与画面最协调的进行深入。在最终定稿中,手的拇指、食指及虎口、手掌其实要分别从三个不同角度观察才能得出这个结果,这是国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基于默写的“观察方法”——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散点透视”,这样表现出来的形象更具有典型性。
勾线完成之后就进入设色步骤,千年的时光在画面上留下了许多印记,颜料有着不同程度的蒙尘、变色与残损。纯正、饱和一直是中国传统壁画在用色上的追求,色调上互补色和同类色的应用起到关键性作用。这就意味着简单地去追摹颜色现状只会误入歧途,还须从色彩观念和颜料入手。
因为没有办法对原作颜料进行成分分析,这次复原主要依靠高清扫描图像和现场拍摄照片来推测原作所使用的颜料。画面中的褐色应该是变黑的铅丹。它是早期壁画经常使用的颜色,因为颜料性质不稳定,容易变黑——潮湿、光照等原因都会导致这些变化,所以宋代以后便较少使用。敦煌壁画中肤色发黑的人物,大都是因为调合肉色时使用了铅丹。同样变色较为严重的部分还有铅白变黑与肤色褪色,在色彩复原时就要尤其注意这些地方。为了更准确、协调的复原色彩,推测表和色卡都是做色稿时必不可少的。
试色纸
步骤图
将勾好线的白描托底上板,就可以开始染色了。首先为了接近墙体质感,先用细土做了底色,然后在需要衬底的色块上敷染水色。接着则是关键的石色渲染,虽然壁画设色多是用厚画法,但在颜色饱满的前提下还是以薄而均为佳。一遍厚涂的上色方法总容易留下笔痕,所以还是使用了惯用的染法——分数遍慢慢叠加。三铅九染之后设色基本完成,但到此时画面也只是完成了八成。空线染法石色也难免会遮蔽线条,所以上完石色还要再复勾一次墨线。最后用赭石勒出肌体线条,白粉勒出服装主要边缘线与金属高光,整幅画才算是彻底完成。设色是个漫长的过程,首尾两张图已时隔了半年。这次从经营造型到涂色勾花每一笔都是靠自己,真是做完画工头子,又做画工徒弟。
画学实验室
秉灯夜游——借宋人之眼,照见一个夜晚。
2020
出版
《时人之眼》笔记本
读库
2020
讲座
《时人之眼——复观唐宋壁画遗珍:传慈胜寺〈菩萨焚香图〉》(敬请期待)
广州美术学院
2021.4
报道
讲座回顾 | 时人之眼:跨越千年的目光
于理工作室
2021
让千年古画穿越到当下
读库
2020
鸣谢: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
版权所有 © 画学工坊
文晢文化艺术有限公司